地理实习报告

时间:2024-08-25 12:30:30
地理实习报告15篇

地理实习报告15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理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理实习报告1

大连对于我们这些远离海边的学生们是那样的陌生。我们对于这个新奇的城市,充满了好奇憧憬。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黄渤两海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与山东半岛相望,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不冻港和旅游城市,享有“北方香港”的美誉。作为东北重镇,更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大连的城市格局突出地采用了欧洲城市常用的广场--放射形街道的形态。已建成的大小广场四十多个,其中最著名的老广场有中山广场、友好广场;新建广场中,星海广场、希望广场、虎雕广场等最为壮观、漂亮。广场已成为大连的市之魂,形成了特有的广场文化,广场化的公园和商业设施也成为大连的独特景观。

广场(星海广场、中山广场、友好广场) 星海广场

星海广场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要比两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落成于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际。汉白玉华表 广场中心全国最大的汉白玉华表,高19.97米,直径1.997米。

华表底座附有八条龙,柱身雕着一条龙,九条龙寓意中国九州。华表顶端坐着金光闪闪的望天吼,高2.3米。围绕华表的的汉白玉石柱高12.34米,各自托起的是一盏宫灯。

星海会展中心是大连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会展中心主要来强化沿海中心城市的功能,把大连建成信息中心、贸易中心,进一步促进大连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对外交流。

大连贝壳博物馆是亚洲展品最多的贝壳博物馆。

大连现代博物馆 (国家4A级景点)。 馆内设23个展厅,全面的展示大连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化。 星海广场俯视图 星海会展中心

大连百年纪念城雕,一部分是足迹浮雕,一部分是弧形似翻开的一本书的台式广场。1000双脚印寓意大连刚刚走过的沧桑百年,天真的儿童雕像寄托着大连人足迹浮雕

民的希望,面向海天敞开的大“书”则彰显这座城市开放向上的胸怀;城雕不远屹立着百年灯塔和新停泊的奥丽安娜游轮。

中山广场

大连中山广场,位于大连市中山区。广场周围建筑大多建于本世纪初,有

罗马式的、哥特式的、文艺复兴风格和折衷主义等,欧味很浓。玉石铺装的中

心圆台典雅醒目;广场周围的建筑多是日俄时期修建,这些建筑现大部分被金

融机构使用,所以也是大连市的金融中心。

记得歌德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交响乐,当你站在中山广场上环望四周的

典雅的建筑时,完

和跌宕起伏。有的

建筑完全是由大

块岩石堆砌而成,

本来出自荒山野

岭的毫无美感可

言的顽石,经过设

计师的精心诠释却仿佛有了的灵性,整座建筑经过百年的风

雨洗礼后却仍能焕发出无限的活力,让人不得不感叹设计师

的功力。

有的建筑采用典型的欧洲风格的巨大圆柱作为门面,在

柱子底下仰望柱子顶端的巴洛克风格的雕花,真的能感受到

巴黎广场上的那种浓郁的浪漫奢华情调。

从建筑上看,大连并不是一般的殖民地,“而更像是殖民者为自己建造的怀乡所”,中山广场更是保留了不同时期不同殖民者用他们的怀乡情结所建造的最优美的建筑,从这点上看中山广场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广场。或许不应该将所有的精美建筑都一一介绍,留下点遐想的空间吧,让你亲临时能主观的感受到中山广场建筑群的独特风格。 中山广场金融中心 全会感受到如交响乐般的恢弘中山广场金融中心

友好广场

友好广场,为纪念中苏友好而建于50年代,邻近电影院和娱乐场所比较

集中,故又被称作大连市的文化中心。 1996年,广场内建起了巨大水晶球,

托起水晶球的是黄、黑、红、白、棕五种颜色的巨手。此与五大洲不同民族肤

色一致,也与中国传统的五色土相同,象征着五大洲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共同

建设一个星球,合力托起大连这颗美丽的明珠。

友好广场

高校(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理工给我们的共同感觉就是树多,所以大连理工大学素有森林大学之称。此大学环境幽静,适于学子研究学习。

通过这次大连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同时也巩固了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扩大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为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想象空间。通过实习,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让自己更有兴趣将来能在建筑行业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这次实习中,我才发现原来建筑行业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业,如果将来能在这个行业工作,对我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学好技术。不论是建筑行业还是别的行业,都是一个与人打交道,为人服务的行业,所以我要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实习虽然结束了,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体会到更多的东西,同时也会在下次实习机会中更加努力。我坚信在此次实习中,通过实践积累的经验将会对我终身受益,这种经验将会在我毕业后的工作中的得到很好的诠释。为了将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会倍加努力。

地理实习报告2

一、实习主要工作

20xx.6.1正式由开校出发,来到罗定供电局实习,本次实习主要做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录入。

GIS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把电力设备绘制到地理图里面,然后客观的反应出电网的布局,同时储存各种设备的数据和用户的数据,将GIS地理信息系统与营销系统结合,使得电力资源管理更有秩序。

GIS地理信息系统(下面用到,只写简称"GIS"),只要由客户端软件和一个服务器组成,客户端软件有着各种设备的图形,类像CAD,这样能快速的画出各种电力设备,这次实习,我主要用客户端软件录入电力网的各种数据。

录入数据前,我们要清楚各种数据录入的命名规则,和软件当中那些数据是需要填写的。因此,在录入数据前,我们都被培训了差不多两周时间,这个培训过程中,我们主要培训了:中压的设备命名规则,和中压画图美观性。由于我们在学校时对画图的美观性有一定的练习,所以这次培训主要命名规则。由于设备过多,命名的复杂性,类似性,经过差不多两周的时间,我们才对命名规则有了一定的熟悉。 ……此处隐藏31360个字……城墙和古城门早已经被拆除,世界著名古都的称号名不副实。近年来,随着 北京现代建筑的迅速发展,很多建筑已经违背了古都的文化内涵。比如说,位于 北京西客站的高大门洞上的大亭子和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就是其典型 代表。北京西客站仿照景山的万春亭建设,造型看调似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但实 际上华而不实,体现出一种强调形象而忽视现实功能的时代特色。国家大剧院被 称为”漂浮在碧波中的水晶球”, 但是这个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极不和谐的建筑 横亘在南北中轴线旁,缺乏文化衔接,割裂了传统与未来。现在站在景山和天安 门城楼举目眺望,北京无不是林立的高楼,北京古都的传统风水格局被禁锢在有 限的几个地方。现代城市的表情显得蓬勃生机,势不可挡,但传统古都的安宁与

北海公园四周的建筑群北海公园四周的建筑群

温馨,在目前城市急剧扩张的年代,却显得宝贵和脆弱。看着这样的“现代国际 大都市”北京,我突然间想起建国初期梁思成先生的双星闪耀计划,如果当时的 计划成型,如果整个老北京城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果北京城市的定位从开始 就不是经济中心,我不敢想象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怎样的宏伟与震撼:她以规整、 恢弘为基调,以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为主题,以大片低矮、灰暗的民居衬其 崇高、辉煌。现在,由于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已经越来越四不像:不像“世界 著名古都”,不像“现代国际大都市”,不像“宜居城市”,不像“帝王之城”。

古老北京的建筑是先祖留给世人的财富,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紧迫。北 京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是无与伦比的,天坛的祈年殿、皇城的天安门、景 山上的万春亭等是世界公认的北京标志性建筑, 这是北京最为突出的特点和价值 所在,不管北京怎样定位与发展,都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

二、北京交通沉重负担下的思考

去北京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人多车多。不论是公交还是地铁,绝不会给你留出 一片自己思考的天地。即使在最后一班公交和地铁上,也不能让你放下一天沉重 的负担好好享受须臾的轻松。不论怎样批判北京的城市的规划,不得不承认,北 京的交通规划已经很伟大了,接近两千万的人口拥挤在一万平方千米的地方,每 天近千万人次的人口流动,真是为难了那些交通规划师们。我在拥挤的地铁上常 常在想, 万一地铁出故障停止运行, 那北京城就得瘫痪了。 虽然设计者很不容易,

但是还是有几点关于北京交通 的想法不得不说。第一,虽然 北京实行了各种措施,但是不 得不说北京的交通拥堵现象还 是很严重,如何更好的缓解交 通状况,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 的问题;第二,为了防止堵车, 北京有各色各样的立交桥,从 而节省了等待红绿灯的时间。 北京是世界上立交桥最多的城 市,在城区里到处是凌空飞架 的立交桥。但是从通行的状况 来看,北京的立交桥并不算十

美观,但让人眩晕的北京立交桥( 美观,但让人眩晕的北京立交桥(上、下)

分通畅。有很多立交桥经常出 现拥堵,其规划设计和交通设 计备受质疑,甚至认为北京立 交桥的设计美观大于实用;第 三,进入大城市,明显感觉到 私家车太多了,虽然北京曾经 采取过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可 是北京拥堵的交通还是外地人 到北京最大的感受。说了以上 几点,再笼统的提几点建议: 1、控制中心城区车流量, 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经验,实 行进城收费制度,单双号限行 等制度。

密集的地铁网, 密集的地铁网,但是还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地理实习报告15

一、前言

20xx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此次实习,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森林公园到龙王洞实地观察了张家界的自然结构,并对张家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切实的体验。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记录此次实习的实习内容。

二、张家界的自然地理概况

张家界市(原名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398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区计算)。张家界距长沙全程高速320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95616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张家界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张家界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012亩,占71%。森林覆盖率达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实施了“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人均拥有绿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国际度假区。

张家界的气候适中,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左右。夏季最热月气温27℃,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3℃(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这样的气候,不仅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更适合观光旅游。

由于张家界市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东临鱼米之乡八百里洞庭湖,西频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所以历史上就是著名的物资集散地,据地方志书记载,早在明代,这里就商贾云集的地方,不仅周边贸易发达,同时,还有来自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客商到这里经商办企业。今天,这里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民航也已开通。可以肯定,一个朝气蓬勃,现代化的旅游新城正以她的崭新面貌崛起在世人面前!

《地理实习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